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国食品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国食品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地困扰着我们,如何把好食品质量关,确保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头等大事。打击和揭露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是ECIA的天职。由于现有体制问题,中国食品检测检验工作落后,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市场迅速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第三方独立检测检验机构应运而生,并且以它先进的经营理念,一流的设备,良好的服务深受广大食品企业欢迎。但是,目前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检验机构数量太少,有一部分企业把检测检验委托到国外进行检测检验,远远不能满足中国食品行业需求,因此,ECIA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可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中国食品检测检验第一品牌。
关于中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及技术监管现状我们进行了调研、统计和分析,其结果表明:
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缺少科学的监管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管手段。也就是说,法律和法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监管体制不顺畅,多头管理。再加上,监管部门不重视食品安全的检测,经费投入不足,好多检验检测机构不进行资质认证,其检验结果没有法律效应;同时,没有一套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检验人员结构不符合法定要求,设施和设备不符合要求等等;致使食品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现状:
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把食品从源头生产到最终被消费,整个过程的监管,被分割为好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所设立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通过我们的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是形同虚设。例如,在流通环节中,庞大的监管部门——工商部门所设立的食品检测室,据调查结果统计表明,无一进行过资质认定,主要检验检测设备,仅有“五合一食品检测仪”,“三合一食品检测仪”和“快速食品检测箱”。检验项目极少。检验人员数不符合法定人员数。在调研山东省吕梁市工商局食品检测检验室时发现只有两人,检验人员仅有一人。吕梁市农业质监系统的植检站和动检站只有31000元的设备外,其它检测站大都只有勾,刀,剪等简单的工具从事检验工作。还有好多检测站没有通过资质认定,检验人员数量也不够法定人数;真正出现流行的“五号病”,“口蹄疫”及“禽流感”等疾病,还得送到别的监管部门去检验。
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实际从事的工作状况是多数处于半停滞状态,能从事法律赋予其全部检验的单位几乎没有,即使从事快速食品检测,结果也不能作为法定依据。其工作停滞的主要原因是,单位缺少资质认定,检验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法定人数,检验结果没有法律效应;另外,上级主管部门不重视,加之经费投入不足,更是检验不能开展的致命因素。
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没有科学的监管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是一个非常的严重问题。食品安全监管的多部门分段管理,给食品安全埋下了好多隐患,存在许多漏洞和问题。比如说“过期食品”,商家有好多变相处理的办法,仍在市场上销售。例如,商家把过期食品退回生产企业,重新包装,再销售;或生产企业去掉包装,重加工,再销售;或商家自己更改保质期,再销售;或商家把食品与外包装分离,现包装,现销售等等。对此,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主管生产环节的质监部门,在处理过期食品的时候必须在现场监督。卫生监督部门,不能去检查商家食品的购、销、存,因此,不能对过期食品进行有效的监管。也没有明文规定,在处理过期食品的时候必须要在现场;工商部门只能责令商家下柜退市,无权过问下柜退市后的处理情况等。对于生产和流通交互过程中,食品分环节管理,监督单位就无从下手,进行有效的监管。

|